湖北朋来律师事务所张科科律师:面对冤假错案时,律师最大的压力可能不是来自于公检法,而是过程中遇到的挫败感、无力感,想请问尚律师在这个案件当中是怎么克服的?
尚律师:冤假错案就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坚持是一个方面;监狱中服刑的人以及在外面申诉的人是两种不同的平行的生活状态,怎么让他们建立起心理上的相互支撑也是要讲究艺术的,我的做法是每次会见都会尽量带上张玉环的哥哥,他们即使没有对话,血脉之间也是可以支撑,这虽然会给律师的工作增加一点麻烦但问题不是太大,我唯一能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湖北观筑律师事务所蔡家旭律师:我之前在网上看过很多报道,我发现尚律师您的很多案子跟北京律师或者外地律师合作比较多,我想问一下像这种平冤的案子,地方律师跟北京律师合作去办难度会不会小一些?
尚律师:从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中央跟地方,这是个人的观念。一个平冤案件最后会不会成功,关乎到它本身有没有能够撬动的点,这个撬动的点是一个综合的,包括案情本身、传播等,如果有这些点就真的是可遇不可求。这个案子我的运气确实还可以,如果说到去跟北京律师合作,我觉得没有必要。
靖霖(武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梅超律师:很高兴尚律师跟我们年轻律师讲这堂课,我个人是一个比较激进的律师,那么我想帮在场的律师问一下,在刑辩的过程中需不需要积极取证,然后怎么样才能够积极取证?
尚律师:这个问题确实提得很深刻。首先我们对积极进行一个定义,我认为在思维层面必须有这个意识,但是在行动层面是不是一定要积极,我认为这个东西是要值得商榷的。在什么阶段、怎么样去取证,很有讲究。起诉阶段证据审查义务中,律师去推动检察院补充侦查,我觉得这是一种高效又安全的取证。因为如果检察院不去取证,到时候可以把相关材料直接提前在给法官的法律意见上列明。关于安全,其实最容易出问题的不是刑事律师,因为我们长期的这种办案类型所以必须谨慎,稍有差错可能就是牢狱之灾,可能有风险,但是不要过于恐惧。
天达共和彭夫律师:自从红了之后,案子有没有铺天盖地地过来?
尚律师:案子确实是有,但是我自己每天也就二十四个小时,需要对很多人负责。张玉环的案子确实带来高光,但挑战下个更高的高峰是今后需要去一直思考的。
胡少波主任:做这种案子其实压力是非常大的,尚律师真的非常谦虚。这个案子最终从判决书来看是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认定是疑罪从无,最终宣判无罪,法院为什么没有直接定无罪?是怎么考虑的?
尚律师:我觉得是遵循了一个本土的规则。何家弘老师对于中国的冤案曾经进行分类,一个是亡者归来,一个是真凶再现,这两个在本案中都没有出现,但是却最后被判无罪。张玉环案会不会就此打开错案再审的另一扇大门,我个人是抱有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