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靖霖武汉所召开第34期周一例会。本次例会以“刑辩小讲堂”的形式,开展“接待家属”刑事技能培训,以“孙龙涉嫌故意杀人”为案例进行接待演练,分为“首次接待”、“阅卷后接待”、“二审接待”三个阶段,参会人员两两一组,分别扮演律师和家属,每组限时10分钟。

律师群体时常担任着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的角色,当律师扮演对法律问题不甚了解的家属时,想必要演得像也是有些难度,对于欠缺实务经验的实习律师来说尤其更甚。相反,律师本色出演可能就比较得心应手,但也有例外,如果律师遇上了台词编造功底极强的“家属”,接待的难易程度就要另当别论了。技能课堂既对律师的接待功力做出评测,也让律师在该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当“律师”陈宇轩首次接待“家属”曹朝军时,面对家属提出的递送小纸条、走关系等不当要求时,陈律师以律师职业操守为由,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家属的要求。在后面的互评环节,曹律师表示这种做法本身并无不妥,但律师同时也是家属的心理按摩师,要充分理解家属的焦急心情,在照顾家属情绪的基础上,做出委婉拒绝的答复,更易于让家属接受。






与上一组不同,“律师”胡少波和“家属”李佳会这一组走的是“唯唯诺诺家属、刨根问底律师”的路线,不得不说这样的律师很负责,但家属表示有压迫感。瑕不掩瑜,这种接待方式表现出的明显优势在于,律师有自己的气场、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整个接待过程中律师清晰梳理客观事实,未被其它信息扰乱而增加不必要的接待时长,短平快的接待方式,做到了事实分析清楚、逻辑表达有序的效果,让家属觉得律师专业可信度高。
律师接待家属时会出现的情形千万种,在一次次的接待中总结经验才是真理。模拟接待的目的在于训练律师在实战下的思维和口头表达,家属的问题都具有指向性,律师只有准确地找出问题背后的真正诉求才会获得家属的“青睐”。
在“家属”鲍智与“律师”游磊的演练中,家属提问“这个案子律师您能不能帮我辩护?”实际上是在问,律师有什么辩护方案;家属提问“一审的律师能力不行,您能帮我打官司吗?”实际上是在考验律师是否会坚持不说同行坏话的执业原则;家属提问“我给您一百万,您能帮我做无罪或缓刑辩护吗?”,实际上是在试图挖坑给律师来风险代理;还有例如“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就不委托你”、“怎么收费?”等问题。
好的家属能锻炼出好的律师。律师在接待时需要去考虑自己作为律师应有的专业水平,反过来作为家属时,律师应该考虑的是什么?
对此,梅超律师总结出家属的3个期望:明确的结果、人何时能出来、律师下一步要怎么做。对此,律师可能无法当即做出准确的应答,但应给出尽可能全面的方案。

第二,针对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尽量配合PPT或思维导图为当事人作法律分析;第三,律师与案源人共同接待,可起到稳定、缓和当事人的作用,有助于成功接案;第五,沉稳冷静、厚积薄发,向当事人报价或给出法律服务方案时首先要心中有货。

鲍律师介绍,接待当事人是刑事辩护律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接待咨询应当切实掌握“靖霖宝典”中的接待四要诀:“认真听”、“着重记”、“适时问”、“全面说”。
第一,认真听,要求律师不要随意打断当事人家属的发言,让当事人家属能在平和的状态下将其所知所想都说出来,这样既可以让律师充分了解案件情况,也可以让当事人感觉到律师对家属的尊重,为进一步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第二,着重记,要求律师在听取当事人介绍前,应当将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罗列,并在听取介绍时在记录本上将当事人就所列问题的回答以及主要的案件事实记录下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画图,以进一步厘清案情;
第三,适时问,要求律师在当事人介绍案情的时候,律师可以针对案件的相关要素适时进行发问,比如被告人的年龄、刑拘的时间和逮捕的罪名等。这有利于把握案件的关键要素,为下一步进行充分而详细的咨询打下基础;
第四,全面说,要求律师将当事人可能涉及的罪名全部进行介绍,不仅要介绍实体法,还要介绍程序法;不仅要介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要介绍当事人家属的合法权利;不仅要介绍可能的结果,还要介绍律师的作用;不仅要介绍律师的具体工作,还要介绍律师全面的法律服务方案。
另外,鲍律师建议大家在接待咨询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刑事诉讼程序及期限;案件所涉罪名的构成要件及相应刑罚;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条件;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刑事法律服务方案;案件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结果;律师事务所的收案程序与收费标准。